挂甲寺到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变成令人凭吊的遗址了。而挂甲寺的再次兴盛仍然与“挂甲”有关。 明万历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占领朝鲜觊觎中国,将目光对准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因此天津一地成为抗倭重镇。明万历二十八年,游击将军张良相,来到挂甲寺的遗址,听说了唐朝旧事,感叹日后得胜也将效法前人在挂甲寺挂甲庆祝。于是命部下捐资,重修挂甲寺,地方百姓也大力协助,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新的挂甲寺就建成了,并且“瞻谒云集,随祈随应。”香火极盛。而张良相也真的很快荡平倭寇,在挂甲寺庆祝胜利。此后挂甲寺对于定国安邦似乎有了特别的意义,尤其受到武将的青睐,凡是出征上前线的,很多人都要来挂甲寺朝拜,成为当时流行的时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