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标题: 窥见京都:食之道、旬之鲜、器物之美 [打印本页]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05
标题: 窥见京都:食之道、旬之鲜、器物之美
[attach]2665[/attach]
最近参加了一个张春的书友见面会,张春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同时,也是厦门一家冰激凌店的老板。
她在读书会上讲到赶飞机,仅仅只有十分钟就要登机,但好像受到宇宙的感召,让她坐下来缓慢平静舒服的吃上一碗牛肉粉,而牛肉粉之于她,是母亲平常时做的早餐。
那时候给杂志写文章,有幸认识“非厨房”的李非,她说,每一个食材都是一个生命,在土里生长、被喂养长大,都是生命的表现。
我有一个好朋友,萨萨,她对待食物,像是和它们在谈恋爱,小心翼翼的去呵护每一份食物。
在我看来,这些对待食物的热爱,是一种远比平常人好吃与否的更高阶的热爱,是一种细腻敏感的热爱,好像食物之于她们,像是本身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让她们对待食物有一种执念。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06
[attach]2666[/attach]

是呀, 食物本身的力量,让我们尊重它们,而我以为,最好的尊重之于厨师来讲,全都体现在烹饪技艺上,在最恰当的时节的去采摘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他们,用时间保留食物的原味,做一份有“锅气”的食物;
而对于食客来讲,对它的尊重,则体现在理解食物的文化。
食物是有文化的,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时常看到通过食物讲着乡愁、讲着依恋的故事;白先勇《台北人》一书里随处可见的食物:醉蟹、抢虾、贵妃鸡、豆瓣鲤鱼等等;不过最厉害的当然要数《红楼梦》,足足让很多餐厅红火了一把。
而今天,我想要说的并非中国的食物,因为这些对待食物的尊重,在日本,也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07
樱花季去了一趟京都,在那里,吃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鳗鱼饭、拉面、寿司或者天妇罗,而是当地才有的京料理。
京都有一条很美的河,叫作“鸭川”,我记得在《门外汉的京都》一书里,舒国治曾经描写过一个浪漫的场景:晚上鸭川旁边的三条通和四条通,都是随处散步的好地方,鸭川的河水声及狭长街道昏黄的路灯,就好像这个地方不需要方向感,随意的走一走即是美丽的风景。
起初我并不相信,去了才发现,几乎想花上一整天,把鸭川附近的街道都走个遍。
有些巷子很有意思,狭窄悠长,一条走下来需要大概二十分钟,不过,最令我吃惊的是,一条巷子里居然有大概百余家餐厅,门头最常出现的就是“京料理”的旗帜。日本人对待细节的认真,让每一家餐厅都显得那么有诱惑力。
[attach]2667[/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07
什么是京料理?
说回京料理,这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料理,甚至可以说,这一类料理仅仅局限于关西地区的京都,因为,普遍只有按照京都的口味进行烹饪的料理才能称得上“京料理”。
京都地处内陆,海产较之其他地域并不丰富,豆腐、笋、蔬菜等这些时令质朴的食材被主要的用作烹调的原料,味道也清淡。日本人对四季的更替变化具有极度敏锐的感受力,始终追求“旬之味”,这也是京料理的鲜明特色。
[attach]2668[/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08
京料理和怀石料理的关系
京料理是以怀石料理为基础,结合京都特色食材与口味发展而来。
怀石料理原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请客人品尝的饭菜,这一类称之为“茶怀石”(cha-kaiseki),茶怀石的特点在于形式为“一汁三菜”,同时,氛围上较为安静。
而发展到现在,怀石料理也渐渐与“会席料理(kaiseki ryori)”混淆在一起(因为读音相同),所以,如今的怀石料理更多的已经是“会席料理(kaiseki ryori)“,而“会席料理”的特点简单来讲是以酒会友,气氛热闹,所以除了“一汁三菜”外,还会有其他品类的菜肴。
京料理是基于怀石料理,同时结合京都特色食材和烹饪方式发展起来的料理。

我所吃过的京料理
在京都的两天,吃了两家京料理,一顿是“吉泉”(米其林三星),另一顿是“熊本家”(米其林二星),这两顿严肃的料理中,从环境、上菜顺序、到菜品的讲究、以及仪式感,都让我印象深刻。

吉泉
先来说吉泉,地点位于下鸭神社附近,是游客不多的地方。
吉泉拥有着正统的京料理血统,将皇室料理、武士料理、佛教寺庙料理,以及茶怀石料理都融合在一起。

[attach]2669[/attach]


由于人数不多,我们坐的是吧台,可以看着料理人在我们面前进行制作,十分享受的过程。
[attach]2670[/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09
熊本家
熊本家是一家家庭餐厅,夫妇俩和着儿子经营了40多年,狭长的走道连通各个房间。

[attach]2671[/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0
上菜顺序
京料理有着严格的上菜顺序,而这也是让食客最快的享用到食物的鲜美。
1. 首先是开胃酒(sake-ikken),在樱花季的时候,通常会用限定的腌渍樱花茶。

[attach]2672[/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0
2. 前菜(sakizuke),前菜一般作为开胃菜,通常使用当季最新鲜的食材来只做,而这次的体验中,所用的是新鲜海胆和甜豌豆做成。

[attach]2673[/attach]

[attach]2674[/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1
3. 头盘(mukōzuke),刺身是比较多见的。

[attach]2675[/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1
4. 煮汤(Shiru),怀石料理讲究“一汁三菜”,这也是其中的“一汁”,说明主汤的重要性。

[attach]2676[/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2
5. 八寸(hassun),正式的下酒小菜,所谓八寸,往往是分成4-5个小碟分装各种下酒菜,量相当可观。

[attach]2677[/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2
6. 煮物(nimono),这是“一汁三菜”中的第二道菜,普遍选择颜色素雅味道清淡的食材来做,是怀石料理的主菜。

[attach]2678[/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3
7. 炸物(Yakimono),通常选用口味偏咸的炸菜,充当下酒菜的使用。

[attach]2679[/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3
8. 杂煮( Taki Awase),“一汤三菜”之后的一道大菜,用味道更为丰富的食材做成,更适于下酒。

[attach]2681[/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4
9.点心(kuchi-naoshi),京都的果子十分出名,所以普遍可以吃到,当然,果子很甜腻,配上京都宇治抹茶的苦涩十分绝佳。

[attach]2682[/attach]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4
器之美
文章的结尾,我来说一下器具吧。
“食器是料理的衣服”,日本人从来都在追求食与器交融的境界。
京都人自古就具有非常独到的审美眼光,京料理中对食器也颇为讲究。选取名窑之作固然不错,圆柔古雅的乐烧,精美细腻的有田烧,或是优雅如玉的美浓烧,但更重要的是食器与食材、时节相互映衬,让食器成为食物的美好外延。比如以竹叶型长盘盛放细长的烤鱼,以贝壳纹理的盘子盛放鱼生与贝类,秋季使用枫叶和银杏叶形状的盘与碟。
下面一组食器的图片,我很喜欢,分享给大家。


作者: 关心    时间: 2015-8-12 13:15
[attach]2683[/attach]

[attach]2684[/attach]

[attach]2685[/attach]




欢迎光临 股票论坛 (http://100000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