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动性支撑的亏本投资【转载】

[复制链接]

刺使

Rank: 6Rank: 6

听众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投资领域存在很多“谎言”,而最大的“谎言”得算是钻石神话。钻石神话之所以延续百年不败,全靠日益泛滥的流动性获得支撑。

  亏本的钻石投资

  钻石神话的幕后推手是控制着全世界超过90%的钻石矿以及遍布全球的钻石贸易公司的卡特尔组织戴比尔斯公司。它通过广告攻势,赋予钻石更多的含义,强化钻石与浪漫之间的关联,在美国公众中树立钻石的新形象,强调名流们送给他们爱人的钻石大小,灌输“钻石越大,证明爱得越深”的观点,说服美国人为这些闪闪发光的小石头付出更大的价钱。经过20多年的广告和公关宣传,钻石的形象深深植入了美国人的灵魂之中。在戴比尔斯的宣传攻势里长大的美国年轻人都认为,订婚时有一枚钻戒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戴比尔斯公司又在日本如法炮制。1967年,戴比尔斯公司没有进入日本前,仅有不到5%的日本订婚女性收到了订婚钻戒,但到197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7%,到1978年半数日本女性婚后都戴上了钻戒,到1981年又上升到60%。14年里,传承1500年的日本传统被颠覆,钻石变成了日本婚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订婚钻戒销售市场。

  与此同时,钻石一路上涨的价格走势也给大批购买者吃了定心丸,于是也引来了众多的投资者,但事实证明钻石是非常靠不住的投资品。1970年,英国一家奢侈品杂志的主编为了测试钻石的保值功能,购买了两颗1.5克拉的钻石,市价1000美元。9年后,钻石的价格翻了一番。然而,当他想要出售这两颗钻石时,却发现没有任何一家珠宝商愿意原价回购这些钻石。如果让珠宝商回购自己卖出的钻石,往往是从批发价再减去30%开始出价,而零售价和批发价的价格差就有100%之多。如此一来,钻石投资的盈利在出售的过程中损失殆尽。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珠宝商中最高的出价仅有钻石购买价的1/3,钻石投资成了严重亏本的买卖。

  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是,人类历史上生产的大部分钻石,现在依然存在于世界上。数以亿计的妇女戴着钻石首饰,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妇女还把钻石当作传家宝存在家里。保守估计目前普通人手里存有5亿克拉的钻石,这一数字是钻石卡特尔年开采量的50倍。一旦相当多的人开始出售自己手头的钻石,钻石的零售市场势必陷入混乱。

  看似投资,实则吸纳流动性

  钻石神话得以延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流动性泛滥。试想,如果没有钻石这样的奢侈品来起到大量吸金的作用,世界上那么多的货币如何来消化呢?如果这些货币全部流向日用消费品市场,势必导致严重的物价飞涨。1988年我国曾经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时候没有股票市场,没有商品房,人们也普遍没有收藏意识,奢侈品也没有市场,大量资金没有出路,全部涌向日用消费品市场,结果形成恐慌性的抢购风,商店里的所有商品被抢购一空。这就是没有投资领域的结果。

  与钻石类似,商品房、收藏品、股票也通过大量吸金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从而保障了普通人的正常生活秩序。至于商品房、收藏品、股票的投资价值,其实也和钻石投资一样,是个巨大的“谎言”。

  房子是供人们居住的,没有投资功能。但事实上商品房成了近年来收益巨大的投资品。有人说房价的持续上涨是“刚需”拉动的,那么在2000年房价低谷时就不存在“刚需”吗?为什么那时候房价那么便宜呢?要说投资属性,房子肯定不如钻石,钻石放一百年也不会折旧,而房子放一百年可能已经使用价值归零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租房住应该是最佳选择。当人们为了买房而一掷数百万时,实际上已经极大地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把这数百万都用到日常生活上,那该是怎样的生活质量?

  收藏品和股票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以投资的名义来大量吸纳过多的货币,如果没有这些投资领域,过剩的流动性必将对社会生活形成巨大的冲击。投资的赚钱效应是成功吸纳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为此,“谎言”的存在不仅必须,而且合理,这个时候“谎言”就叫神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心果 +30 收起 理由
方二哥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指标研习组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听众
1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1 00:34 | 只看该作者
新的一周开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4-7-3 11:48 , Processed in 0.1390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