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庄家是如何用线欺骗散户

[复制链接]

★爵府经理★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骗线概论
    大户利用股民们迷信技术分析数据、图表的心理,故意抬拉、打压股指,致使技术图表形成一定线型,引诱股民大量买进或卖出,从而达到他们大发其财的目的。这种欺骗性造成的技术图表线型称为骗线。在股市中理论被所有人知道后也就不再是理论,只是一种说法。  

在股市的技术分析中,有非常多的分析方法,例如:K线、均线、统计指标、形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股民围在一起,讨论着这些分析方法。为此我们也做过一次调查,看看大家运用这些方法的心得体会。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62%的人反映,这些方法在牛市中可以参考,而熊市中没有任何作用。29%的人反映,这些方法自己不按照操作的时候有用,而一按照操作就被套。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两个字——“骗线”。所谓骗线,就是庄家利用散户经常运用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行反向操作。所以,要想在股市中获利,就一定要明白庄家是如何做骗线的。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庄家做骗线的方法,相信会对大家今后的操作有一定的帮助。
骗线影响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骗线”常常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按照均线的操作法则,如果均线走平,股价上穿均线,就是买入机会;反之,如果均线走平,股价下穿均线,就是卖出机会。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经常是股价上穿均线一二天后,又回到均线下方,股价继续沿着自己的轨迹往下走;而在上升通道中,股价会经常在外力或者某种不明原因的打压下,跌破均线,而当操作中依照纪律获利了结后,股价却再一次跃上均线,并不断上蹿,使得一大笔

盈利如煮熟的鸭子般飞掉。

所以,对于技术分析人士来说,最必需的能力就是正确对待“骗线”。找出各种办法降低“骗线”对于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一个立志于成为技术分析高手最需要磨炼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战胜“骗线”,就是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任务,而奢望哪个技术分析指标没有“骗线”,那是痴人说梦。

当然,在选取技术指标中,我们希望寻找一些“骗线”相对较少的技术指标,而移动平均线应该就是各种已经发明的技术指标中“骗线”最少的一种技术指标。一些表示相对强弱的技术指标,如KDJ、RSI、布林线,产生“骗线”的要比平均移动线系统大得多,也就是说,这些指标的实战意义要比移动平均线差很多。而另外一些更加玄妙的技术分析理论,如波浪理论、江恩定理,我们不能说其没有丝毫价值,但是由于其出现失误的概率(即“骗线”)要远远大于成功的概率,所以,在实战中基本不能指导操作。更加极端的是,对于一些人利用《易经》、气候节气来预测股市的方法,我们没有精力去证明其荒谬性,但是可以用实例证明其失误率(“骗线”率)太高,而几无任何操作价值。

对于“骗线”,我们姑且也要保持这样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骗线”是技术分析者的朋友,就是因为有“骗线”,所以才吓退了一大批想用技术指标赚钱而又一知半解的投资者。在技术指标面前,也应验了马克思主义的闪光点,唯有不怕崎岖、不怕失败的探险者,才能最后在投资的宝山中汲取劳动的果实。从这点看,“骗线”应该是我们的朋友,琢磨骗线,战胜骗线,最终在投资中享受征服骗线带来的快感,才是每一个技术分析者应有的态度。
识别骗线

事实上,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运用中,有起码60%的“骗线”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规避的。如果刨去可以规避的“骗线”,剩下的那些“骗线”造成失误的比例,将大大降低实战的危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均移动线理论还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技术分析手段。

规避骗线的三条法则

如果以每一次股票和移动平均线的碰撞,都视为均线理论的一次交易机会,那么,在使用均线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的“杂讯”。如果严格按照纪律,在每次“杂讯”发生时都进行操作,那么,交易成本会很快侵蚀完本金。
法则一

我们可以用短期平均移动线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关系来消除一部分杂讯。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用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交叉来进行操作,实务中可用5天移动平均线和30天平均移动线的交叉(俗称“金叉”和“死叉”)来进行操作,如果5天平均移动线上穿30天平均移动线,就是买入信号,如果5天平均移动线下穿30日平均移动线,就是抛出信号。用此方法,至少可以过滤掉50%的杂讯。
法则二

事实上,我们每天在股市中的操作不可能处于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会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充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在这些信息包围中,实际上,可以形成一股我们姑且唤作“气场”的信息环境,这种环境在很多场合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断大盘走势,如果这个气场明显和移动平均线所显示的信号相背离,那么,我们还是有机会按照基本面进行一定修正的。
法则三

“试错法”,这个办法的灵感来源于一个香港赌马的故事。对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运用,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在一二个很清晰的买入卖出信号出现后,往往会出现好几次“骗线”,当然,这不是有谁有意这样糊弄交易者,而是均线理论本身的特点使然。在这个时候,如果放过几次骗线的信号,接下来出现“骗线”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对大盘行情如果以5天平均移动线和10天平均移动线作为一个均线组合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在印花税行情后,上证指数一路下跌,到2008年6月底,出现了一次均线金叉,即为买入信号,但是没有几天,大盘又掉头向下,形成了一次骗线;可是,空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2008年7月8日,5日和10日均线又形成一个金叉,但是这也是一个“骗线”……直到2008年8月8日,均线系统一直在上证指数上下300点的区域缠绕,形成了三次失败的金叉和三次失败的死叉,这在上证指数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放过几次“骗线”,等待第四次趋势形成的时候,放胆杀进去,可能距离胜利就不远了。但是均线显示大盘向下,还应该耐心等待。

当然,在实战中,最为麻烦的是,你事前不知道均线系统哪次是真的会有一波行情,哪次会是一次失败的“骗线”。统计表明,在大的波段完成后,即均线系统非常有效地运作几次后,往往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均线缠绕的“骗线”,反之,在反复出现“骗线”的时候,操作者应该十分小心,在均线系统反复折磨你之后,就极有可能出现一波很清晰地向上或者向下行情。

十多年前,有一个平均移动线研究高手刘艺,曾经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操作规则,叫“乱型不做”,即在均线缠绕行情中,尽量少操作。这个法则现在看来实用效果未必很好,因为在移动平均线的交易规则中,事实上事前是不知道每一波行情最后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的,但是,刘粮库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实战中还是应该作为操作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在看不清楚未来趋势的基础上,还是忍一忍,少动为妙,机会将来有得是。
骗线K线

K线又称蜡烛线,它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股价的波动情况。很多人根据一根或一组K线,预测股价后市涨跌,这就是K线学。
因为K线学是根据K线的形态去判断涨跌,所以庄家就利用人们所掌握的形态做骗线。例如:K线学中说“长下影线表示下方支撑比较强”,但很多时候,庄家特意拉出下影线,把散户骗进去,然后股价继续下跌,

均线骗线

股价涨到均线受到压力下跌
股价跌到均线,但没有获得支撑,一路下跌。
股价跌到均线获得支撑上涨
股价已经从底部上涨了18%,而均线还没有金叉。
股价已经从头部跌了16%,而均线仍然向下更没有死叉。
均线全部由上向下发散且死叉,后市股价不跌反涨。
均线全部由上向下发散且死叉,后市股价大跌。
均线全部由下向上发散且金叉,后市股价不涨反跌。
均线全部由下向上发散且金叉,后市股价大涨。
移动均线是根据不同天数K线收盘价的加权平均得到的,例如5日移动均线是把5天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5得到的。
前面一节我们讲解了庄家可以用K线做骗线,因为均线是由K线得来的,所以均线当然也可以做骗线。且均线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滞后性”,因为5日均线一定要等股价走完5天,这就滞后5天。每当均线从底部向上翘头或短均线与长均线金叉,其实股价早已上涨了一段空间,这个时候再买,就是股市中常说的“追涨”。反之,每当均线从顶部向下拐头或短均线与长均线死叉,其实股价早已下跌了一段空间,这个时候再卖,就是股市中常说的“杀跌”。请看下面


一个骗线的图片:
骗线形态

股价突破上升三角形,可是却出现了加速下跌走势。
形态学是根据K线组成的不同形态,来判断后市涨与跌。主要分为:三角形、旗形、矩形、菱形等等。 根据形态学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1、在形态的下边介入,上边卖出;
庄家利用形态做骗线的手法还有很多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操作中仔细观察!
指标骗线

因为股价大幅反弹,所以KDJ产生金叉。按照指标要求,明日应该介入。
此股的KDJ还处于死叉向下发散阶段

在股市中,根据技术面分析股价涨跌的股民,运用最多的就是“技术指标”。市场上的技术指标五花八门,很多股民只是知道什么情况该买,什么情况该卖,而完全不知道这个指标的编制方法和理论,这就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绝大多数的技术指标都是根据K线、均线、形态、成交量等编制而成。上面几节中,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这些“条件”是庄家的工具,且有致命的缺点——“滞后性”。所以根据这些条件编制的指标,一定也存在着“滞后性”。
在富贵理论中,提示:“凡是因为股价已经涨了一段,才发出买入信号;凡是因为股价跌了一段,才发出卖出信号”,这类指标就存在“滞后性”,根据这类指标操作,就属于“追涨杀跌”。牛市中可有小的盈利,而熊市中一定必输无疑。
市场中编制技术指标存在普遍的三种现象:
1、更改指标参数,但总是达不到效果。因为周期调短了,频繁操作,输了很多手续费。如果周期调整长了,要等股价涨了很长一段,才买进,而等股价跌了很长一段,才卖出,最终来回做了个“电梯”。
2、根据一些涨的好的股票,找到它们上涨前的共性,然后编制指标。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片面性”。因为其实还有更多的股票也有这类特征,但却没有上涨,所以绝对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略坏的一面。
3、把KDJ、MACD、等等指标或者根据上述两点编制的指标,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指标,认为条件多了,成功率也就高了。但组合前的条件就存在“滞后性”,组合后的指标也一定存在“滞后性”。且如果条件越多,出击的次数就越少,根本就没有什么实战意义。

总结:大家在运用技术指标前,一定要知道指标的来龙去脉,如果根据“骗线条件”和“滞后性”指标所编制的,运用时就应该特别注意,牛市中可做参考,熊市中不应理会!
骗线规律

股价突破FC1蓝线,后市将创新高。

前面几节中,我们介绍了庄家利用散户所学习的一些技巧做“骗线”。那么,是不是只要技术指标就可以做骗线?当然不是!大家想想,庄家做骗线需要资金,如果做1天、5天、10天还可以,但如果要做一个波段的骗线,相信就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股价的运行趋势有着自身的规律,且都是遵循着“黄金定律”和“螺旋定律”,技术派把这两个定律应用的就是“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曾经有非常多的大师,利用这两个理论,成功预测未来走势,且结果非常惊人,可以精确到0.1%。为什么会如此的准确,原因就是掌握了事物的运行规律,一些科学都无法解释,但事实存在的规律。例如:整个银河系是以螺旋定律排列的;在一个金字塔0.618位置放一个刀片,它就不会生锈;……所以庄家在操作的时候,只会通过趋势中一小段K线做骗线,而绝对不会改变整个趋势做骗线。

在股市中要了解趋势,首先要知道哪个股票后市会创新高,哪个股票后市会创新低,然后再去预算高点和低点的位置,最后进行有计划的操作。 怎样预算高点和低点,在此就不做详细说明,请大家阅读有关“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的书籍。富贵满堂专业版已经将这两套理论编成指标,只要出击,就表明已经到了高点或低点。下面请看两个实例:
当首创股份突破FC1蓝线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后市股价将创新高,然后根据波浪理论算出下一个高点,最后等待回抽时介入。富贵满堂专业版用户,只需在股价回抽FC1蓝线,然后等待“最强逃顶”出击时卖出。
当上海梅林跌破FC1黄线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后市股价将创新低,然后根据波浪理论算出下一个低点,最后等待低点出现时介入。富贵满堂专业版用户,只需等待“财神指路”出击时介入。
股价运行有着自身规律,只要掌握了这套规律,就等于掌握了股市中的财富!
骗线识别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股票投资者,除了分析基本面和技术面之外,掌握主力操盘手法也是致关重要的。在现实交易中,主力在其整个投资运做过程中不断采取多种手法,迷惑投资者,掩饰其真正意图。比如:本来意在拉升,却作出恐慌性抛盘的架势,等你刚跟进,股价马上掉头,等你看明白要砍仓时,价格却又掉了下来。结果呢,空在最低点,平在最高点。凡此种种被主力的假象欺骗的情况,几乎每一个投资者都经历过。能够识破主力操作的意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力投资的全过程考虑,大致分成收集筹码的“刻意打压”阶段和派发筹码的“主动骗线”阶段。
“刻意打压”

通常在进入快速拉升阶段之前,主力先要大幅打压股价,图表显示明显利空,借此吓走散户跟多投资者,让人对该合约后市上涨完全绝望之后再展开主升段。
主力“刻意打压”造成股价下跌与市场出现的“自然卖盘”造成股价下跌是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出现的时机不同,庄家“刻意打压”一般选择走势走好时突然袭击,散户埋头上攻时它却莫名其妙大幅下挫,能有效制造恐怖气氛;而“自然卖压”一般是随着股价的上升逐渐出现。
2)“自然卖压”源于股价上涨过程中出现获利抛盘,股价越往上涨,卖出的人越多,股价上行的压力越大;而“刻意打压”则是主力自己搬筹码砸股价,通常是在股价上涨过程中,股价下跌的同时伴随着持仓主动性减少,造成一种多头后继无力的表象。但投资者要注意,多头平掉的都是获利单,而不是砍仓盘。所以通常主力一定会卷土重来,不仅收复失地,还要占领更高位置。
3)“自然卖压”在分时走势上表现为:早市先冲高,在卖盘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股价犹如从山顶逐渐下山一样慢慢盘落,有的股价甚至早市冲高至涨停,然后被打开后逐波盘落,留下长长的放量上影线。相反,而“刻意打压”则通常为低开低走,主动性抛盘远远大于主动性买盘(内盘大于外盘),制造恶劣的走势。但往往股价在跌停的位置接盘较为踊跃,很明显,股价虽然被大幅打低,主力却不愿筹码“流入外人田”,往往第二天还会持续打压,再度低开低走。
一旦打压结束,预示着股价主升浪的开始。

主力骗线

主力在派发过程中,为了使其撤退过程更为顺利,常常使用各种手段来吸引跟风盘,以便于自己全身而退。以下是主力派发时常用的骗线手法:
1)形成假突破

一般来讲,“突破”往往是股价还有上涨空间的表现,当有效突破了三角形、旗形、箱形时,股价常会出现一定的升幅。主力就利用这一投资者普遍的认识,在图形上制造整理形态的向上突破,甚至还有价升量增的假象,但这种突破却是假突破,尤其在相对顶部阶段,其目的是吸引投资者跟进。出现假突破后,一般强势并不能持续多久,几日后往往会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并同时放出巨大的成交量,这就意味着跳水动作的开始。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应判断为假突破,宜及时离场。
2)拉尾市

有些主力在整个交易日内都没有什么动作,而往往在邻近收市的几分钟内,主力却连续数笔大单将股价迅速推高,称这种拉升为拔苗助长式的拉抬,一般来说,往往连续好几日都出现这样的拉抬,其目的是做收盘价,从而在日线图上制造出完美的技术图形。如果股价已处于高位,则应当考虑该股已进入派发阶段,主力无意恋战,主力连续几日在盘中减仓,并连续几日尾市再将股价拉高,一可避免走势图出现恶化,二是将股价推高,为次日继续派发腾出空间。
骗线总结

前面几节中,我们简单介绍了庄家利用K线、技术指标等方面做骗线,诱导股民进行错误的操作,导致被套。其实,庄家做骗线也有的放矢,并不是想做就做,因为做骗线,需要动用资金。所以庄家可以利用1天5天或 更长的周期做骗线,绝对不会用一个或几个波段来做骗线。
在技术分析里,想要获利,就一定要研究波段。所有学派里,只有波浪理论是研究波段的,且把每一浪与每一浪的关系表达的非常清楚 。所以只要掌握波浪理论,定能实现在股市中大幅获利的目标。
识破方法

一谈到骗线,可能很多人立即联想到股市中由庄家制造的骗线,其实在外汇市场中,同样存在骗线,如果我们仔细观察K线,不论是天图、小时图,甚至分钟图都有骗线存在。与股市不同的是,股市可以通过成交量来判断骗线,而汇市却没有成交量的概念,因此骗线发生的更隐蔽,更具有欺骗性。 骗线,简单的说,就是虚假的K线或形态,自身所反映的信号与后市走向完全相反。汇市中的骗线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实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由于汇市中不存在庄家,因此骗线应该被理解为市场的一种集体动作,或者是多空双方短时间内的极端逆转。

汇市中最常见的骗线便是假突破,即可以是向上假突破,也可以向下假突破。以向上假突破为例,当K线突破前期重要的阻力后,短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高,通常情况下,这种形态所发出的交易信号是相当明确而强烈的,意味着新的上升空间被打开,很多人会立即追入,或者在回踩支撑时进入市场。但是,K线的回踩非常激烈,迅速回到之前的阻力位下方,并开始大幅反向运动,掀起一轮跌势,令短线买入者全部被套。

在这种情况下,K线会收出一根刺眼的影线,就骗线而言,单个的虚假K线占大多数。

但是,有时K线组合也会出现骗线,比如我们熟悉的黄昏(早晨)之星以及看跌(涨)抱线,也会有反向运动的情况。甚至于,技术指标也会有骗线存在,比如顶背离和底背离,并不意味着一出现背离就预示着趋势将终结,所以我们经常说,背离是发出了趋势终结的最初信号,但不能依靠背离来判断顶和底。

骗线,其实也构成了汇价反转的一部分,不同时间规模的骗线,对应着不同规模的反向运动,小时图骗线,通常意味着日内或者几天内汇价的反转,而天图的骗线,则意味着中线趋势的终结甚至反转。

通常而言,小时图骗线是比较容易识破的,在上面的例子中,欧元在上破1.3020后,拉高幅度有限,而汇价迟迟不能走高,反而向下回落,并于该小时结束时收出一根长上影线,此时,这根K线是骗线的几率就比较高了。而如果汇价的突破伴随着重要数据,那就更容易判断是否出现了骗线。比如美国公布的GDP数据非常好,美元受到刺激迅速下破欧元低点,可是如果美元下破后迅速回抽,那这时出现骗线的几率就相当高。其实,所谓的诱空与诱多行情,通常就是骗线一手制造的。

就天图而言,识破骗线难度较大,通常采取所谓“有效确认”法,比如3%原则,或者3天原则,为的就是避免因骗线而被套的风险。

其实小时图的骗线常常也是短线入场的最佳机会,如果短线出现骗线迹象,可以考虑反向操作,上破做空,下破做多,但前提是严格止损,这种操作方法适用于有一定经验,并且激进的投资者,新手以及稳健型投资者一定要慎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心果 +1 收起 理由
全民游戏 + 1 晚上好!

查看全部评分

刺使

Rank: 6Rank: 6

听众
2
沙发
发表于 2016-4-6 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4-11-28 16:39 , Processed in 0.1413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