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大证券报头版发布重磅社论谈股市:临30年黄金期

[复制链接]

刺使

Rank: 6Rank: 6

听众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证券报党组书记、社长兼总编辑吴锦才:中国股市面临30年黄金期

  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金牛上市公司颁奖典礼和论坛。再过3天,就是七一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答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这一论断,已经为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所验证。站在当下,我们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继续验证这一论断:因为我们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黄金30年大幕开启的历史新起点上。
  习近平主席2013年5月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阐述过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最幸运的一代人,有幸目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这是人类史上难得一见的一次将要改变十几亿人口甚至全球几十亿人口经济命运的伟大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资本[0.15%]市场将因此而产生一轮持续30年以上的黄金时间。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相信一定能够为民族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包括资本市场都将保持持续繁荣。按照巴菲特所指出的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1:1到1:2的对应关系,5年后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比2010年的397983亿元GDP翻一番即达到80万亿之际,我们的A股总市值应能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随着我国经济改革深化、结构优化等因素,A股总市值达到200亿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一直保持着节俭和储蓄的习惯。这种传统流传至今,为我们下一步的投资提供了雄厚的资本金。只要政策得当,措施稳妥,把这些储蓄分流、引导到投资项目上来,将有效地促进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实体经济企业在直接融资平台上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中国A股的实体基础是牢固的。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上市公司,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今后会继续保持旺盛的生机。这一生机始终是中国广大的市场容量所决定的。今后5年正逢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时期。习近平总书记5月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凭借国内巨大的几亿人口的城镇化需求,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5年前就在一篇文章中比较过: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的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我国的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上市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任重而道远。相信我们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上市公司,一定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一定能够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祝愿大家心想事成!
         最近两周,A股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股指短时间内累计下跌了20%左右。即便是在以高波动性为特色的A股市场上,这样的波动幅度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应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市场调整的背后,有多重力量在起作用。既有短期流动性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涨幅过快后市场自我纠正的内在需要。除此之外,融资杠杆作为一把“双刃剑”,在这次调整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巨大杀伤力,也不容忽视。
  去年下半年以来,融资杠杆因素对A股走势的影响愈发明显。投资者利用场内合法渠道与场外灰色渠道的融资总量不断上升,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两融规模从2000多亿元迅速膨胀至2万多亿元。除了券商提供的融资服务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配资公司最高可达5到10倍杠杆的配资,此类社会配资游离于监管之外,门槛低、杠杆高、风险大。融资杠杆对股指持续快速上涨事实上扮演了牛市行情“加速器”的角色。融资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股市上涨过程中,它可能加快行情的上涨速度,推动行情向非理性繁荣发展,而一旦市场在内外力量作用下出现调整时,融资杠杆又会转化为市场螺旋式下跌的压力,甚至导致“踩踏效应”。不论是上涨时的“加速器”作用,还是下跌时的“踩踏效应”,都会加剧股市波动,一旦这种波动达到一定程度,其自身就可能成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触发器。
  客观地说,融资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资本市场一项基础业务,在成熟市场,其规模随着市场行情的上涨而增加是一种普遍现象,关键在于融资是否在法治、科学合理的轨道上,其规模变化是否与市场发展相适应。如何应对融资杠杆给股市带来的挑战,已成为摆在包括监管者、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等各方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监管者来说,要密切关注杠杆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以及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冲击,处理好市场化与监管干预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套合理、可预测的监管规则,规范市场融资行为,通过发挥市场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来维护市场长期稳健运行。同时,对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尽可能降低监管行为自身对市场的冲击。面对融资杠杆放大可能造成的市场冲击,监管者要心中有数,下好先手棋,做足预案。
  要摆正市场化改革与监管干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法治化、市场化改革大方向不动摇,依法、依规管理,同时让市场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一旦市场波动超出预期,出现了系统性风险苗头时,必须毫不迟疑地出手,善于作为,敢于作为。这种干预不是为了维护某个特定的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不是救市,而是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近期市场的剧烈波动,给所有参与各方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借钱买股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投资,那些因股市波动而陷入窘境的投资者应该反思:在融资加杠杆博取高收益的同时,是否做好了承担高风险的准备?投资者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市场上杠杆运用越便利,要在市场上生存下来,自己的投资行为就要越理性,就越需要关注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基本面。脱离了基本面的投资行为在杠杆时代面临着比以往更高的风险,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热衷于炒作概念和题材,无异于火中取栗。对于既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也缺乏足够精力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将自己的投资委托给专业机构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曾在5月5日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中呼吁,市场参与各方都要汲取历史教训,稳健投资,避免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辙,呵护慢牛行情。一个多月下来,事与愿违,市场还是又坐了一回从过快上涨到恐慌下跌的过山车。不论是之前的股指狂热飙升,还是上周五的千股跌停,都带有很强的不理性色彩。市场各方需要尽快从这种不理性状态中走出来。应该看到,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一个稳健发展的股市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升级。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对创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前,市场虽然出现了较大震荡,但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仍在改善中,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措施的持续发力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开放红利继续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监管部门对股市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将更加有力,应对两融杠杆挑战的手段将更加丰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治化、制度性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之中。可以预料,历经波折的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环境会更加优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前景依然光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心果 +5 收起 理由
冷江阿剑 + 5 楼主分析的很好,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刺使

Rank: 6Rank: 6

听众
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始于2014年7月下旬的“改革牛”行情,今年6月中旬以来遭遇重重一击,上证指数[-7.40%]近两周累计下跌近1000点,6月26日还创出7.40%的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有人认为下跌合乎逻辑,因为有涨就有跌,有暴涨就有暴跌;何况,上涨本来就是由资金多寡决定的,这一轮上涨是人为制造的牛市,没有牢靠的基础。
  有人认为剧烈下跌不符合逻辑,因为此轮上涨之前大盘已持续低迷近7年,甚至因此暂停新股发行一年多,上涨是合理的;何况,还有一揽子重大改革举措带来的红利预期,无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都展示出可观的利润增长空间。特别是中央“打虎行动”力度空前,标志一个治国理政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人们通过直接投资分享时代进步红利已不可阻挡,股市如此暴跌是缺乏理由的。
  究竟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与股市状况呢?笔者认为,经济基本面基本稳定;近期股市大调整有合理的部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股市生态之病的反映,并不说明“改革牛”逻辑不再,行情不会就此终止。
  第一,中国股市继续保持牛市的逻辑没有变。
  中国经济的确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想回到10%以上的增长阶段已不可能。但通过努力,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实现7%左右的增长是没有很大困难的。按照这样一个增长速度,2015年的绝对增量比2014年还要多,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和瑞士这样一个发达国家的年度总量差不多。
  一揽子重大改革举措并非只针对经济领域,而是涉及政治参与和政权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际博弈、社会治理和人权发展、民族兴盛和文明再造、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等各个领域和方面。并且,这是一场文明自信、民族自信的改革,是一场制度、道路、理论自信的改革,不会放弃立党立国之本,不会食洋不化和闭门造车,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治理模式、发展模式、对外交往合作模式要为全球发展治理注入新思维,开辟新路径。
  所有这些改革动作,最终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凝聚人们的共同信念。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相当于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4.6%。人们通过股市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中国股市不单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而且是改革进程的晴雨表,自然会对经济发展成果和制度变革成果做出合理的反映。因此,“改革牛”的逻辑没有改变。
  第二,发展直接融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方向没有变。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既定目标,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的要求。2013年11月份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至2015年6月26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与2014年GDP的比值为91.11%,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另一个数据是,美国的股票市值与银行存款的比例为9:1,我国仅约为0.5:1。
  截至目前,我国非金融业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为15%左右,这与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占比80%以上差距甚远。按照规划,到2012年底,我国的这一比值可望达到25%左右。
  为此,就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除了沪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上海战略新兴板块也将推出,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也将加快规范发展的步伐。而建立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需要广大投资者参与;不过,根据不同层次市场的风险程度,也应当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分层制度。
  未来大的趋势是,有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的投资者长期参与市场。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一时尚弱的投资者,或者经过洗练实现脱胎换骨,能力提升;或者退出市场。不过,退出市场的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参与基金的方式间接参与市场。这个基本原则,对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一样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直接融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进程,是与全社会的法治进程相一致的,任何打着“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旗号操纵价格、内幕交易的行为,都是依法打击的对象。国家没有必要利用股市搞“虚假的上涨”、“人造的繁荣”。
  第三,“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建设健康的股市生态。
  当前,我国股市生态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各方特别是决策层高度重视。
  首先是监管者的生态。股市作为扩大直接融资的主战场,目前以证监会为主要负责机构;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由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等负责。虽然“一行三会”业已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在资金流动、资金价格(即利率)、资产价格(即股价)的监测方面,在政策的协调方面,都还存在“短板”。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场外融资”争议,就很说明问题。究竟哪种方式的融资属于合规合法,哪种方式的融资属于违规违法,并无定论。
  其次是市场参与主体的生态。上市公司应坚守本分,踏实经营,依据公司基本面维护自己的市值水准,而不去与机构“合作”操纵股价。机构投资者应依据公司基本面买卖股票和衍生产品,公允地发布投资咨询意见。中介服务机构应根据发行人和投资人的双向需求提供服务,协调双方谈判,得出双方都认可的价格。客观地说,指望靠投机牟利的市场主体并不在少数。
  第三是舆论生态。舆论生态是由人和机构共同营造出来的,媒体往往发挥着“放大器”的作用。
  在舆论场掌握着大喇叭、中喇叭的并非只是媒体,也包括经济学家、行业专家、“跨界”的意见领袖、市场分析人士等。从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赌场论”算起,舆论场上对中国股市的谩骂几乎成了中国股市发展的一条“暗线”,与中国股市披荆斩棘向前发展的“明线”并肩而行。
  形成这样一种舆论生态,与我国早期股市草莽生长有关,也与整个社会对资本市场的偏见、歧视有关。“赌场论”的传播不过是这种舆论偏见和歧视的突出表现而已。
  与谩骂股市的“舆论秀”不同,另一种舆论倾向则是“绑架政府”。有人把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规范发展股市的方针歪曲、异化为“人造牛市”、“国家牛市”,刻意树立一个不存在的靶子进行批评。有人说证监会出台监管措施、依法查处违规就是打压行情,出台融资融券措施、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就是催生行情。在行情火爆时,有人就主张出台打压行情的措施等。
  不知是中国的土壤太宽容还是外来的和尚更随意,6月26日,耶鲁大学的教授陈志武竟然提出这样的命题:按照8000万个股票账户来说,即使把A股股票泡沫弄得非常成功,最多就是这几千万人可以受益,还有13亿多其他的中国人怎么办?不知他对于美国股市与美国民众利益的关系是怎么界定的。
  还有一种舆论是为谋私利,公然散布违反国家整体利益的谣言。比如有的机构公然散布国家即将上调印花税率的虚假消息,散布监管机构集中强制清退场外融资的虚假消息,编造证监会负责人甚至国家领导人的虚假消息。
  有的机构通过舆论诱导,鼓动群体性不理性操作,制造市场混乱。有的机构“指导”旗下投资者在某月某日集中行动,“全部清仓”或者“半仓”。稍动一下脑筋即可以想到,集中清掉的股票卖给了谁。这实际上是鼓动集中砸盘。
  官员表态则是另一番舆论风景。最近,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就问,“这轮改革并不是改革开放30年来改革最集中、推进速度最快的一轮,为什么这次改革就出现牛市,那以前的改革开放呢?”6月26日,一位市长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嘲弄股市,引起哄堂大笑,“黑色幽默”了中国股市一把。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反正这样的官员与意见领袖们一道,为股市舆论加入了不少的负能量。
  以上所述的舆论生态,应当加以重视和改变。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强资本文化、资本理论的建设,帮助官员、学者、分析人员提升资本文化素质,引导人们尊重市场,科学看待资本这个东西。二是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如散布某月某日新闻联播将宣布印花税率上调虚假消息,编造国家领导人预测股市点位虚假消息,相关人员应依法处理。
  第四,要认真对待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博弈问题。
  每次中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前后,都少不了境外机构、境外媒体的“关照”。此次也不例外,如摩根斯坦利、高盛、黑石集团、瑞士信贷集团,彭博社、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都在5月末6月初出面唱空,其中几家称中国牛市将终结。
  而同样在“复制”的情况是,境内一些“专家”也紧密呼应这样的诉求。
  对于这一现象,很多人都不情愿用“阴谋论”来解释,认为“言论自由大于天”;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谋共识,多谈合作,把批评当作鞭策就可以了。笔者认为,虽然阴谋论不可以放大,但也不能无限缩小,甚至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多谋共识、多谈合作与必要的斗争并不矛盾。
  近年来,无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形势,还是对政府投资、地方债、房地产等政策抉择,还是对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组建,唱空、干扰的行为(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行动)并不少见。那几个国家对我国东海、南海利益的争夺,对我国港台事务的干涉,都很直白露骨。对此挑战,我们应当坦然、勇敢而理性的对待,而不是自我麻痹,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客观地说,国与国之间有利益的博弈,是十分正常的;这与国与国之间有更多合作的诉求一样正常。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原本就是双向的。
  既然股市是一国经济和制度变革的晴雨表,那么股市上有利益争夺也丝毫不值得奇怪。我们要通过金融谈判,谋求平等互惠的合作,也要守住自己利益的底线,维护本国股市的正当利益。
  当前,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已很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也在继续提高,我们应当完善监测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对于利用期货等工具,恶意制造中国金融市场动荡的机构,不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而且要依法予以查处。我们认为,依法查处恶意制造金融市场动荡的行为,恰恰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对境外机构从事正当交易是一种保护。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尤其要清醒认识股票市场的基本属性、基本运行规律,一如既往地加强和夯实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保护和激励合法合规投资行为。全体市场参与者都应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分享市场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参与市场。要敬畏法治,敬畏市场,敬畏风险,努力打造各方依法办事、规则透明有效、主体公平博弈的股市新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
板凳
发表于 2015-6-30 07: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析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4-11-28 22:30 , Processed in 0.1537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