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光靠股票 应对资产荒得多样投资

[复制链接]

指标研习组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听众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未来,围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将越来越多,除传统股票和债券投资之外,黄金、外汇、期货、期权、另类投资产品等将成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投资品种。

“资产荒”系缺乏无风险高收益资产

“资产荒”本质是无风险、高收益资产的缺乏。这几年,巨额资产管理规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贷款的一种变体,换句话说,是变相贷款的一种形式。资产管理机构作为贷款通道,层层包装,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对此,我于2013年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文中曾有表述:“限制银行贷款规模,资金被挤出银行体系,或者原本就是银行信贷资金,硬要通过信托、证券等机构层层包装,层层添加成本,不仅企业不得不承受更高的资金成本,金融体系也累积了比银行放贷更高的风险。”

这种模式造成了这样一种后果:大量的资金流入到中国所谓的高收益行业,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能源。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资产管理机构向投资者提供高收益、无风险的资产很容易。但最近一两年,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利率走低,行业发展受阻,经营困难企业、问题企业越来越多,优质的资产越来越少,劣质融资产品越来越多。

未来融资产品的收益率或继续走低

与此同时,央行2015年内5度降息降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下调至1.5%,在基准利率走低的情况下,融资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应出现大幅下降。

我于2015年6月在《中国最终会逼近零利率》一文中指出:“我国未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很可能降至1%甚至0.75%,与发达国家0-1%的零利率相近,正式步入零利率时代。”基于这样一种预期,未来融资产品收益率或将持续走低。

然而,当前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过来,大量资金仍在期待高收益无风险的产品的涌现。这种供需严重不匹配的状况,导致了所谓的“资产荒”出现,即银行、券商、信托、资管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纷纷陷入优质可投资标的稀缺、大量资金无处可投的尴尬境地。

如何应对?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
如何应对“资产荒”,实现资金有处可投?我以为,一个可行的路径是:盘活社会存量资产,使资产流动、运转起来。具体表现为促进金融资产、农地、各类政府资产及事业单位资产等的可抵押;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步伐,实现个人住房贷款、应收账款、实物资产的“证券化”等等。

不过,这只是操作层面的治标之策,真正的治本之策是:无论投资端还是客户端,都需要坚定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具体来说:

其一需要在投资端构建充分有效的组合投资

过往至今,我国资产管理投资方向单一,无组合投资概念,主要投资于单一产品,如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在经济下行、利率下降背景下,组合投资势在必行,跨区域、跨类别资产配置尤为重要。

组合投资的关键之一在于造就一支像样的财富管理研究力量。研究有Sell方研究和Buy方研究之分。投资银行做的是Sell方研究,而资产管理应自己做Buy方研究,这是不能替代的。UBS的财富管理之所以能在业界做到最强,其独特的原因在于拥有一个强大的独立财富管理研究机构(WMR)。UBS财富管理研究部设于瑞士,拥有20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专做“买方研究”(Buy side)。

当前,在组合投资领域,对于资产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来说,需要重点增强海外资产配置和金融市场投资能力,以实现多样化组合投资。

人民币贬值预期、国内资产投资收益率下降,促使配置资产向海外拓展。美元的持续走强,使美元等海外资产配置成为未来几年国内资产管理机构的竞争焦点。

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市场将更加活跃,金融市场投资值得期待。未来,围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将越来越多,除传统股票和债券投资之外,黄金、外汇、期货、期权、另类投资产品等将成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投资品种。

其二需要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投资咨询和理财顾问服务

我国资产管理机构普遍存在投资咨询服务缺失,资产管理专业性不足。在我国,资产管理常被称为“代客理财”,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通常仅包含简单的风险测评,同时,风险测评的结果也大体一致,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群体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相同,个体差异性特征无法得到体现,导致我国的资产管理难以有效满足客户的理财目标和投资需求。反之,欧美等成熟市场的资产管理更注重“差异化服务”理念,强调不同投资群体的差异化特征和个性化投资需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委托人的资产负债状况、收益目标、风险偏好、期限偏好、流动性偏好、限制条件等因素,为客户量身定做组合方案,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从而实现投资者理财效应最大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金融产品的设计出发点多为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需要,而不是针对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分析,产品同质化严重。随着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的扩大,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分化更加明显,金融产品无法与客户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矛盾也越发突出。因此,未来我国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细分市场与客户,开发多样化的投资品种,构建以客户需求、个性定制驱动的资产管理模式,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专业投资理财服务。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心果 +50 收起 理由
方二哥 + 30 赞一个!
冷江阿剑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3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3 15: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5-4-14 14:13 , Processed in 0.143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4-2014 早晨网股票论坛欢迎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