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股可能会反弹

[复制链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次财政刺激的重启,都对应着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快速修复和债券市场的震荡疲软——周三在传出专项金融债消息后,债市和股市无一例外的表达了参与者们的情绪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我们的分析无误,那么股市和大宗商品很可能会像2014年二季度和2015年二季度那样,来一波大的反弹行情。

2016年1月27日,疲软多日的A股在连续跌破多个关口后,在下午逐步企稳反攻,上证指数从下跌近4%一路上扬,一度拉红,并最终微跌0.52%——有趣的是,几乎是同时,上午受到“福娃债”招标良好刺激而上涨的债券则几乎同时变盘,迅速下跌,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冲破2.9%。

而这个有趣的同时变盘身后,还有一个巧合,变盘的同时,财新报道专项金融债扩大发行面,四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机构及社保基金均纳入定向发行面。

结合之前诸多线索,我们可以预期,春节后政府将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以捍卫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的走势也将因此而改变。

大规模刺激的必要性
从基本面角度上说,如今的宏观基本面情况与2014年初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工业及房地产还是那么萎靡,消费和服务业的表现则可圈可点,就业乏善可陈但又没什么大风险,可为什么2014年的经济仅需要“微刺激”便可带动经济——2014年3月政府工作会议扩大财政刺激后,经济逐步走稳,股债双牛,而今年却需要大规模刺激呢?

有两个因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14年美联储从量化宽松逐步退出,但总体依然保持了低息环境,但2015年底至2016年,美联储却有很强的加息预期;而2014年初虽然经历了收益率的大幅下行,但在当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在3.3%以上,而现在已经不到2.9%了。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积累了巨量的资本外逃压力:资本外逃将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更为致命的资产抛售压力——例如去年年底至今的股市暴跌,就很有可能是热钱抛售的结果,而资产价格下跌也将进一步加大信用风险,螺旋式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用外汇储备硬顶很可能是泥牛入海,但放任资本外逃则可能引发无法预计的经济衰退,且汇率问题也束缚了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不过,既然资本出逃的原因是中国资产吸引力下降,那么“釜底抽薪”,只要提高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资本外逃的压力自然就减少了。

怎么提高吸引力?目前市场对中国资产的担忧,一是收益率太低(即资产荒),二是信用风险太大(即实体经济下行风险较大),而能够迅速解决这两个担忧的政策正是大规模经济刺激: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了“四万亿”财政刺激政策,迅速扭转了资本外逃的趋势,人民币资产成为了全球资本的避风港。

寻找线索
不过,以上推论早在人民币汇率刚开始大幅波动的时候便可推导出,可为什么现在这个时点我们才敢于去推测政府将在近期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呢,换句话说,我们找到了什么线索来推测政府即将进行大规模经济刺激呢?

观察市场,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对经济刺激最为敏感的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中国相关的大宗商品市场在年底已悄然出现一波凌厉的价格上涨:现货和期货均快速拉升,且期货走势强于现货——即使是如今临近春节现货市场几近关闭,期货依然不断走高,说明商品市场对需求扩张的预期非常强烈;同时,不管是终端的螺纹钢、铜材、铝材,还是上游的原材料价格均上涨,也暗示本次上涨与人们津津乐道的“供给收缩”关系不大,更多的与未来的需求扩张有关。根据上述逻辑,依靠期限利差、期现价格等高频量价数据,我们研发编撰的“中国政策惊喜指数”也指出,市场已是强烈预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到来。

而从消息面上说,从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解读”到前日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层态度的转变似乎在暗示政府对待经济的短期目标已从“利用市场手段去产能”转变为“适度刺激总需求”——模式的转变与2009年、2011年、2014年初相似,而这些年和季度,政府最终都加速进行了财政刺激。

是否短牛长熊
与前些年在政府工作会议之后开启财政刺激不同,今年的财政刺激可能来得更早——至少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对市场吹风的时间已提前了近两个月,或许是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已无需用一季度来做“压力测试”,便可直接启动财政托底工作。

从历史走势上说,每一次财政刺激的重启,都对应着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快速修复和债券市场的震荡疲软——周三在传出专项金融债消息后,债市和股市无一例外的表达了参与者们的情绪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我们的分析无误,那么股市和大宗商品很可能会像2014年二季度和2015年二季度那样,来一波大的反弹行情。

只是,同样从历史走势上说,政府的财政刺激对金融市场的强心剂作用并不是那么长久——除了没有汇率贬值压力、信用风险不大的2014年带来了持续1年多的牛市之外,其他刺激均只能持续1个季度到3个季度之间,而随着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不可避免地要碰到破产及去产能、失业下岗等难题,政府更不愿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丧失掉经济改革的机会,我们倾向于认为本次财政刺激的效果很可能也只能持续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未来仍有可能是短牛长熊的走势。

不过,人生得意须尽欢,既然财政刺激已为股市及商品的反弹做好了铺垫,那么短期参与反弹自然也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5-4-20 18:51 , Processed in 0.1316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4-2014 早晨网股票论坛欢迎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